为什么我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,但实体店的数量却反而越来越少?

May 12 / 杨秀惠
十四世纪时,在英格兰有一位名叫威廉奥卡姆的哲学家,他主张的理论是「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」,推崇「简单+有效」的原则,主张人类需要将复杂的事简单处理。后世亦称之为「奥卡姆剃刀定律」,即是将不必要的东西都剃掉,只剩下必需的东西。

奥卡姆剃刀定律已经经过数百年的论证,在生活上很多方面都可以套用到这个哲学。这个定律又怎样解答「为什么我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,但实体店的数量却反而越来越少?」这条问题呢?相信生意已经上轨道的读者看到这里,应该知道答案了,其实答案是跟企业管理相关。
门店数量越多,不单止日常开支会越多,行政工作亦会越来越多,库存管理的工作也变得复杂起来。行政方面的工作越多,我跟我的团队能去做创新、发掘新生意机遇的时间就越少。就像今次我选的照片,当时门店数量比较多,再加上生意又未上轨道,结果我常常都要到各地的门店帮忙处理不同的事情,单单是交通已经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。
随着电商普及起来,大家开始习惯网购,我的网店跟实体店生意比例渐渐由各自占一半,变成网店占80%,门店只占20%。这样就导致门店结构变得过份复杂。

这里说的「过份复杂」不是本身架构有问题,而是跟利润结构做比较而定义出来的。简单解释一下,不会有商人用80%的资源去做只能带来20%利润的工作。复杂的门店结构管理开始拖慢了我生意的生长速度,而门店在今时今日的零售业可以说是「非必要的存在」,所以我近年就将门店「剃掉」—将生意重心逐渐移向网路生意,门店数量越关越少。

但是大家也要记得,奥卡姆剃刀定律虽然强调简单性,但不是说最简单的选项就等如是最佳选择。在进行决定的时候,也不能只靠奥卡姆剃刀定律,需要先作出全面评估,才去决定要不要将一件事物简单化。

除了商业决定之外,广告文案也能套用奥卡姆剃刀定律。在看多了广告文案之后,你将会发现,不断强调单一卖点的产品广告,通常会比将商品卖点全部罗列出的广告更加成功,令顾客更容易记住你的品牌。

为什么近来文章都是讲心理跟哲学?

有不少人问我,为什么近来的文章都是讲心理跟哲学呢?其实心理学跟哲学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。无论是做生意,或者是在人生、处事等等状况,都可以派上用场。如果你人生的目标是想做老板或者做领导角色的话,相比起纯粹技术层面的东西,心理学跟哲学的理论反而更值得大家花时间学习。

不是说技术就完全不需要学习。在生意上轨道后,适当地将技术层面的工作量分配给你的团队,自己则透过钻研不同理论,去发掘新的领域,思考如何创新,怎样更好地带自己的团队成长,才是令一盘生意更有持续性的经营模式。

Created with